这周比较让人伤感的新闻之一,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在公司附近健身时,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。虽然他的死因目前还没有公布,但恐怕与较高的工作强度分不开关系。

这一事件与之前B站审核员“暮色木心”,多多买菜派驻新疆的员工比较相似,都是由于较高的工作强度压垮了身体,导致了猝死的出现。

你的身体不会骗人,它累了就是累了。

你的身体到底是什么状态

考虑到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与我的工作环境相仿,我描述以下的情况,大家来看看自己是否存在:

  1. 体重过重(BMI>24)
  2. 每周的中等运动和强度运动时间少于60分钟
  3. 存在颈部、腰部不适
  4. 摄入油、盐的水平较高,超过建议摄入值
  5. 睡眠不足8小时

当然大家如果想更详细的了解一下,可以访问这个亚健康自测量表来测试一下:https://m.medsci.cn/scale/show.do?id=9466225369

你的身体素质比你想象中还差,你没身体资本去“拼”。

人体的身体素质在青春期逐步提升,在20~40岁缓慢下滑,在40岁后快速下滑,这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。

如果你小的时候身体底子本来就不好(还记得被占用的体育课吗),年轻的时候也不注意,那猝死风险将会越来越大。

既然工作很辛苦,锻炼有用吗?

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念头,其实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了。据我了解,在上述新闻中的某互联网大厂附近就有很多配套的健身房,且主动去健身的人相当多。

但你的身体的机能恢复(锻炼),其实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,也就是:

  1. 破坏:通过超越之前强度的抗阻力训练(或有氧训练),来强迫自己的身体开始调整到新的状态,破坏了己有的稳态。
  2. 营养:摄入优质的营养(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糖分)来帮助肌肉组织增长肥大,帮助新陈代谢加速。
  3. 恢复:通过足量的恢复来将营养吸收到自己的身体中,身体就会慢慢调整到一个更好的稳态。

这三个部分是循环递进的,不能少掉任何一环。大家如果有看过一些专业健体健美运动员的讲解或视频,你会发现他们也或多或少会提到【恢复】的过程,譬如这个UP主“短腿小萝卜”的视频

如果真要有个优先级的话,足量的恢复和睡眠可能是这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。

但是很可惜,在这些案例中,大部分人下班的时间都极其晚,已经占用了一部分宝贵的睡眠时间。加上隔三差五还熬夜通宵,简直就是在自己脆弱的身体上狠狠踹了几脚。

这种情况下,就别加班锻炼了,直接回家休息躺着吧。

关于猝死的扩展阅读,见: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n4gNdjyiaZ2oHaXMcN6VQ

https://sspai.com/post/65228

学习《工伤保险条例》,但希望用不上

如果、万一,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,建议大家认真的学习《工伤保险条例》,里面关于工伤认定的部分,我摘录出来:

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认定为工伤:

(一)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;

(二)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,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;

(三)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;

(四)患职业病的;

(五)因工外出期间,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;

(六)在上下班途中,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、客运轮渡、火车事故伤害的;

(七)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。

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视同工伤:

(一)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,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;

(二)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、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;

(三)职工原在军队服役,因战、因公负伤致残,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,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。

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给予他一个公允的工伤认定吧。

关于 “闲棋冷子”

关于写作的地方我找过不少,前后在简书、知乎、公众号、自己的Blog https://wocai.de少数派 上一直在发一些东西。

简书、知乎因为平台风格不喜欢,已经彻底停掉;公众号因为比较封闭,也没动力保持高频的更新(就算发了,互联网也搜不到)。Blog是我自己搭建的,老实说折腾Blog本身比写Blog花的精力还大,现在也逐渐不知道要写点什么了。

少数派是20年开始写的一个渠道,有一个足够好的气氛和读者来产出一些长文,目前已经写了10篇文章,上了首页6篇,文章被阅读了33万次。近期发表的文章是花了很大功夫整理的一篇有关于狂犬病的文章,反响还不错,我大概还会坚持写下去吧。

我感兴趣的方向比较多,包括且不限于:营养学、法学、零售、互联网产品、历史……

坦诚的和大家说,上述这些我虽然有些知识基础,但仍然需要大量的摄入和学习。我的学习观念中,会不抗拒的收集学习所有接触到的信息,虽然这些内容有很大概率“用不上”,虽然“效率低”,但我不在乎。

标题中的“闲棋冷子”算是一个围棋术语,既不是“妙手”,也不是“奇手”,更不是“恶手”。在真实的对弈中,其实很少棋手会做出这样的行动。

生活不是对弈,有闲暇的时候多下“闲棋冷子”,万一未来就连在一片了呢?

解释了我的观念,我大概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输出 newsletter 的内容:

  1. 在各种信息摄入和工作中,我把各种方向的内容收集起来,比如用flomo写卡片
  2. 能扩展的尝试扩展写一点,但不会深入
  3. 攒一段时间,量差不多了发一篇 newsletter,因此更新的频率不太固定,希望起码能做到每月更新。

这里是【闲棋冷子】,欢迎大家订阅、关注、回复(回复非常重要!)

你可以在 即刻少数派我的blog 找到我 @kok。